为优化铁路交通环境,太阳VIP城贵宾会下载扎实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,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,将安全整治与环境优化环境结合,将抓实效与抓长效相结合,部署推进、立标打样、铁路沿线“安畅绿美”初见成效。
一、提高站位,深化认识,压实整治责任。
充分认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,从组织领导、工作机制、经费投入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入手,确保整治工作走深走实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多次指示批示、部署调度,各级各部门设立“双段长”办公室,调整“双段长”名册,组织基层段长义务培训,不断完善工作机制。印发《益阳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》《常益长高铁益阳段沿线生态廊道安全环境整治工作方案》,明确了铁路环境整治工作的主要目标、整治内容、工作分工、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内容,突出高铁沿线整治重点,综合整治全面有序铺开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“百日攻坚”动员会议,把铁路沿线农业生产安全隐患和农村环境问题整治作为“百日攻坚”行动重中之重,一体谋划、一体部署、一体推进。
二、对标问题,全力整改,确保整治实效。省交办我市第一批铁路沿线安全隐患问题86处,其中安全环境隐患类79处已全部完成整改,沪昆线上跨并行公路7个点位防撞设施不足的建设类安全隐患,于8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,共拆除或加固轻硬质漂浮物23486平方米、拆违7120平方米、立行立改各类一般隐患200多处,清除垃圾40多吨。益湛线赫山区石坝一桥启动拆除重建,石长线高新区千石坝铁路桥下堆物被迁移,攻坚克难啃“硬骨头”,整治了一批长期没解决的重点、难点隐患问题。
三、立标打样,重点推进,打造整治亮点。着力开展常益长高铁桃江段沿线生态廊道建设,在高铁红线两侧1000米范围内,采取恢复耕地、坑塘治理、公共绿地建设、复绿造林等措施。因地制宜,以桃江竹文化为亮点,在G536与高铁交叉处的高架桥下,利用原有施工场地,以原有一古建筑为依托,以“清风竹影”为主题,精心打造成为一处14.8亩的公共绿地和村民休闲场所。为该县境内4个高达近40米的高铁高架桥墩上彩绘了楠竹,极大地宣传了桃江作为“楠竹之乡”的竹文化特色,为桃江东大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高铁景观。在该县道关山村一处原占地8.3亩,废弃的村民宅基地上,开展公共绿地、休闲广场、健康步道、健身区等规划建设,打造成为一个人居环境显著提升、城乡风情和谐共生的村民活动广场,以铁路沿线综合环境整治为抓手,不断改善沿线居民生活环境。